新華社成都7月27日電(記者董小紅、吳曉穎)“值此大運盛典,我們為你講解蓉城名勝,為諸位接風洗塵……”這幾天,參加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全球注冊媒體記者們,都收到了一封內容各異的手寫小信,有的介紹成都的名勝古跡,有的講解歷史人文故事,這是來自成都不同學校的學生們,給媒體記者們的一份“小心意”,讓人非常暖心。不僅如此,掃描信上的二維碼,還能聽到寫信同學的聲音,別致有趣。
隨著成都大運會即將開幕,類似的“小溫暖”頻頻令人動容。在這個盛夏的蓉城,來自全世界的大學生運動健兒匯聚一堂,街頭巷尾洋溢著青春氣息,“大運之城”成都正敞開懷抱歡迎八方賓朋。
這是7月26日拍攝的世界大學生運動員人文交流活動啟動儀式上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成都,自古就是好客之城?!吧崮仙岜苯源核?,但見群鷗日日來?;◤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鄙锨昵?,“詩圣”杜甫就曾在成都寫下這樣的迎客詩句,表達歡迎遠方朋友的真誠情誼。自籌辦大運會以來,作為東道主,成都秉持“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的理念,群眾運動熱情持續被點燃,整座城市“大運氛圍”日漸濃厚,也涌現出很多“小溫暖”。
迎著朝霞出發,踏著星光而回。作為成都大運會演職類志愿者,西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王智澤和同伴們每天都很忙碌。23歲的王智澤來自云南,是一名土家族小伙,雖然志愿工作很辛苦,但他累并快樂著?!按蠹叶己苷湟曔@次機會,不管多么疲憊辛苦,都要展現出最棒的狀態?!蓖踔菨烧f。
7月20日,志愿者騎著大運會定制的以大運會吉祥物“蓉寶”作為主元素的共享單車。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從谷雨到盛夏,成為成都大運會志愿者以來,王智澤經歷了疲累與收獲、緊張與期待、興奮與享受。最讓他難忘的一幕是幾天前的一次開幕式全要素帶妝彩排時,合唱團的成員們穿上各自的民族服裝在后臺候場時,大家手拉手即興跳起舞蹈,整個合唱團如同一家人,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目前,成都35所高校的2萬名賽會志愿者已蓄勢待發,他們將以細心與熱情,與全球青年一起共享盛會,在奮斗中成就青春夢想。
7月26日,火炬手葉德元(左)與陳凱迪在火炬傳遞中交接。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王智澤告訴記者,很多時候,志愿者們一起互相幫扶、互相打氣,努力做好工作,希望讓一個個“小溫暖”匯聚成大能量。
用運動來迎接大運會,也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成都把閑置的城市“金角銀邊”充分利用起來,打造成市民身邊的運動場地。天橋下、屋頂上、大街邊……曾經無人問津的邊角地,搖身一變成為市民的網紅運動打卡點,一處處“小運動場”折射出“大運之城”的運動日常。
在成都簡陽市沱一橋的社區運動角,晨練的人們踩著音樂的節拍舒展著身姿;附近的廣場上,健身操、太極拳、柔力球舞出了市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在沱江邊的一塊門球場地上,槌頭與球的撞擊發出清脆的嗒嗒聲,讓人心情舒暢……
“家門口就有場地了,門球場上的草坪非常漂亮,現在打門球的人越來越多,通過鍛煉,大家不僅心情舒暢,身體也更健康了?!笔忻窀督B讓說。
7月21日,在四川天府新區CDT運動公園內,小朋友參加暑期少兒足球訓練。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乘著大運東風,“小運動場”隨處可見,市民隨時可以運動健身。無論是小孩、上班族還是老人,都能就近體驗運動的快樂,這也是這座城市給市民帶來的“小溫暖”。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000年城址不變、2500年城名未改,杜甫曾經生動描繪過成都詩意盎然、溫暖動人的魅力。今天的成都,隨著大運會的籌辦,將豐富多彩的美好城市生活,體現在了一個個日?!靶嘏敝?。
請輸入驗證碼